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跳转到正文内容

没有市的城怎么叫城市?

http://liuzhou.leju.com/  2012年05月18日08:47  柳州晚报

  国内很多的发展中城市,在发展过程中大多仅仅注重了“城”的建设,把马路拓得更宽,让绿化覆盖的更广,让住宅建设得更美轮美奂。这些努力不能说没有成效,但这些所有的付出需要一个链子把他们全部串在一起,才能使其焕发光彩,这就是“市”的形成。

  在入夜十分,最热闹的一定是餐饮的地方,在周末人流如织的也一定在各种商业街、百货、超市内。而没有了这些,就是一个没有“市”的城,怎么能叫做“城市”呢?

  已经发展起来的艘市,无疑都是极度重视商业地产发展的城市,因为月有商业地产发展得有规模、有秩序、有档次,这个城市的商业才会兴旺起来。而只有商业兴旺了,这个城市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名片。

  中国的商业版图以珠江三角洲、长江三角洲和津塘地区为最,而这城市群落甚至都把商业逐层辐射到周边的小城市内,然后形成了高度一体化的融合局面。现在,在中目线城市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之司商业较量已经上升到“泛商圈”的较量。这个高度,是尚在一亩三分地造城的二、三线城市难望项背的。

  前人走的路,已经证明成功了,后人跟着走,自然省去了论证的时间和弯路。但最害怕的是后人只学步式的得其形而没有得其神,照搬了城的外形建设,而忽略了极难复制的“市”的因素,其结果就是在一片钢铁森林中,收获冰冷而不是人气鼎沸的喧闹。

  每个“城”在造“市”的时候,要园地制宜的根据自身情况来研发商业成“市”的方法和手段,其中GDP、人口总量甚至人均汽车拥有比例都是最考量的关健因素。

  根据世界商业的发展规律,当这个城市的人均GDp是1000美元时,百货商店会大行其道;当到2000至3000美元时,超级市场成为消费主体;而到了6000美元时,因为车辆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后,各种便利店和仓储式商店就应该成为主流。另外,中国商贸部给出的人口密度和商业面积的科学比率时强调,国内发展中的二、三线城市人均消费所能支持的面积约为0 sm'至0 73㎡',一线城市可以到1㎡这个数据意味着当常住人口loo万的一个城市比较台理的商业面积应该是50万㎡~70万㎡之间。这些数据里有着前人用众多失败总结出来的经验。置若罔闻的结果就是大量商业地产项目匆忙上马后又最终掉下马来,成为空荡荡的死铺,适得其匣的成为这个城市脸上的一道伤疤。

  

  

Powered By Google

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

登录名: 密码: 快速注册新用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