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跳转到正文内容

《2012上半年房企销售TOP50》排行榜发布(4)

http://liuzhou.leju.com/  2012年07月02日17:34  新浪房产

  序:行业回归,理性应对

  2012的上半年即将结束之际,基于宏观经济基本面不确定性的前提下,行业调控基调有所缓和,在温总理稳增长的论调、住建部对扬州新政的肯定、国税总局对房产税开征期限的后移、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的下调和降息等等一些举措倒逼之下,自三月份一轮刚需集中释放完之后始终犹豫不决的改善型需求,在五月下半月急剧释放,创造不少中高端项目的排队抢购和日销记录,创造了不少城市调控以来单月的成交量最高位,也创造了五月份万科、恒 大、中海、保利四大企业单月破百亿的新记录!

  就市场需求而言,我们似乎再度经历了一个从压抑到释放的回归,我们愿意用最诚挚的笑容去祝贺2012年上半年各企业所取得的良好佳绩!但就行业而言,我们仍相信这个喜悦只能是短暂的,这是因为,本轮调控已经彻底改写了十年地产黄金周期的基本发展特征,行业从性质上来看已经发生了三个本质的回归,我们面对的仍然是寒冬。

  行业发展驱动力:由专业创新向资源增值回归;2009年以来行业众多企业都在尝试着向商业地产、旅游地产、低碳地产和养老地产四大细分市场进军,尝试着差异化盈利模式和区别化创新空间,尤其是低碳地产市场从号称仅有4家专注企业到一夜间冒出至少400家新进者,场面何等壮观,彼时彼刻,我们期待着行业能够真正意义上有了新的发展创新的驱动力,不再是靠土地增值,不再是靠关系培育,我们也希望感受苹果给我们的启示。但残酷的现实却是,调控以来,创新不再,全部回归住宅市场,为什么?创新的风险太高!而住宅市场则风险低很多,因为我们的二元化城乡户籍制度,也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化还在加速,所以住宅市场不仅仅是解决居住功能,而且也解决入学、医疗等社会功能,最典型例子就是,去年调控限购一年,石家庄成交量成长70%,就是因为购房入户,城里人限购,城外人可以进城嘛。而住宅市场我们企业赚什么钱?赚的是土地增值的而不是产品创新的,同时也赚城市化推进中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价值。而直接后果则是细分市场的创新不再!

  行业发展载体;由民企向央企(国企)回归;这几年行业内的典型企业成长案例有两个,2008年,次贷危机下,保利地产逆市低位拿地,从而确保了连续三年了业绩大成长;2011年的调控初期,中海地产上半年大家不降价的时候降价,下半年大家降价的时期拿地及时优化战略布局,既避免价格战又获得了拿地战略契机,如无意外,未来三年成长是理所当然;同样的华润在去年超常规发展基础上继续高速成长,招商今年大动作调整价格加快去化业绩放量,越秀地产逆市业绩大增长等等,我们看到的亮点大多数都是央企(国企)。On the contrary !民企方面则是另外一个局面,绿城最终被逼以抛售股份和项目的代价作为企业解困的出路,万科尽管业绩持续增长却仍被质疑和央企比太慢,恒 大地产遭受境外机构做空,怎么看都是悲剧。尽管我们也看到了孙宏斌带着融创的再度崛起,也看到了佳兆业积极布局下一个五年,还看到了龙湖、世茂、碧桂园的自我突围,更关注到新城地产、红星美凯龙、协信地产、卓越地产等在资本化方面的努力,但这些更多的是尽人事,短期看来天命归属仍在于央企。

  行业发展导向;由利润导向向风险导向回归;前一个十年我们大多数企业的管理逻辑在于放权,因为经济基本面向好,而地方分公司更加熟悉当地市场动态、竞争格局和需求变化等,集团配以收入和利润作为双重考核标准,放权意味着企业收入稳健基础上,通过单项目利润最大化可以实现集团利润最大化。而这轮调控基本上重写行业的管理逻辑,绝大多数大中企业都以收权为主导,因为经济基本面不确定和调控走向动荡太快双重因素,对集团而言,要的是现金流的稳定基础上适当利润,而不是绝对化的利润,后者取向有可能给集团带来灭顶之灾,简而言之,宁可少赚,不可冒险。

  回归的动因在环境的变化,而所有变化的根源,在于调控下的行业发展法则之回归,即开始由市场因素向行政因素回归。我们也理解,就政府而言,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两难的选择困境中,无疑现阶段肯定仍将是以后者为主导,外部的宏观经济的波动可能会阶段性的给行业带来窗口式行情,但宏观调控基本导向和诉求并没有发生本质调整。

  尽管我们也相信,中长期看来,由于房地产业的高关联性,它将仍会是国家实质上的支柱行业;随着城市化的推进,房地产业的需求仍是非常庞大;随着经济未来转好,房地产区域性和结构性价格仍可能还会上行;简而言之,房地产业还会有不短的春天。但今天,在找到解决市场和保障之间的平衡的有效办法之前的今天,对民企而言,借用《权力的游戏》中史塔克家族的箴言:凛冬将至!

Powered By Google

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

登录名: 密码: 快速注册新用户

新浪房产发表的文章